时间:2023-05-26
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
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
丰富学校的社团活动
深泉小学部
将传统舞狮、鼓子秧歌
融入课程建设当中
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
# 舞 狮 #
舞狮,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,古时又称为“太平乐”。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,每头狮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,一人舞头,一人舞尾。在我国,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,表演者通常在钟鼓镲音乐伴奏下,装扮成狮子的样子,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。
舞狮表演将舞蹈、音乐、武术融为一体。孩子们在舞龙舞狮省级第六代传承人朱传金老师的指导下,学习狮子的跳、滚、踢、瞭望等基本动作,练习过程中,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、龙腾虎跃。深泉体育节运动会开幕式中,孩子们进行了舞狮表演,伴随着激昂的鼓声,小狮子们时而勇猛威武,时而憨态可掬,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。
# 鼓子秧歌 #
鼓子秧歌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源于北宋,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,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,亦是北方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。
鼓子秧歌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,深泉学子传承非遗文化,发扬商河鼓子秧歌的特点,并与民族民间舞相结合,编排出具有特色艺术风格的校园鼓子秧歌。深泉鼓子秧歌以鼓、伞为主,以大鼓为主旋律,随着鼓点的变化变换多种队形,动律特点强调“稳、沉、伸、韧”,动作刚健有力。
鼓声铿锵,舞姿灵动,非遗薪火相传,学子绽放风采!
#非遗文化润新苗#
深泉自建校以来就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。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途径,就是把传统文化和课程实施相融合,小学部的舞狮、鼓子秧歌,都是在体育课、音乐课、校本选修课以及阳光体育大课间当中学习的内容,通过这些富有趣味、韵味和中国味的传统体育项目,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两创应用。